华炬家事 | 《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潜在意义律师解读

2024-08-22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这一《征求意见稿》提出,结婚和离婚登记将不再需要提供户口本,也不再受地域限制。这一变化被视为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律师个人认为《征求意见稿》具有如下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积极意义

第一,这一新规定有助于倡导婚姻自主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自主决定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已明确规定结婚年龄,这意味着达到这一年龄的人应具备成熟的判断力和自主决策的能力。然而,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缔结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家族之间的事情,现实中也仍有不少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婚姻选择。这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独立人格培养的缺失。《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对这一现象的纠偏,它鼓励年轻人在婚姻大事上自主决定,同时也提醒家长们需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婚姻自主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选择伴侣,而不是被外界的物质条件或传统观念所束缚。


第二,《征求意见稿》有望遏制高价彩礼现象,降低结婚门槛,进一步体现婚姻自主的原则。长期以来,一些家庭在婚姻问题上过于看重物质条件,如要求男方必须拥有房产、车辆等,这无疑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扭曲了婚姻的本质。新规定的实施,将有望打破这种物质化的婚姻观念,使婚姻更加回归感情的本质,让更多人能够基于爱情而非物质条件走进婚姻的殿堂。这样的变化有助于年轻人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伴侣,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真正实现婚姻自主。


(图片来源网络)


进一步完善空间

第一,简化流程可能导致的冲动结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可能刚走出校园或尚未毕业,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尚浅。《征求意见稿》取消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需户口本的要求,这一变化可能降低结婚的法律和技术门槛。这可能会使一部分群体,因无需经过家庭沟通获取户口本环节最终“冲动结婚”。尤其是《民法典》一千零七十七条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如果冲动结婚后,一方后悔想解除婚姻关系,可能会带来较高的离婚成本。


第二,基层婚姻登记机关,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的挑战。《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性,但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效沟通。实际操作中,婚姻登记工作大多在基层进行,基层婚姻登记机关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如何确保婚姻登记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和安全是一大挑战。

总之,《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引起广大热议,利弊说法不一。但总体看来,《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对现有婚姻登记制度的一次重要革新。它不仅有助于倡导婚姻自主的价值观,遏制高价彩礼现象,降低结婚门槛,改变旧有的婚姻观念。婚姻自主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新规定的实施,将有望为社会的婚姻和家庭价值观带来更加积极、健康的变化,让更多人能够在婚姻问题上实现真正的自主和自由。


*本微信文章仅为交流目的

不代表华炬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



作者简介




何川江  律师

先后从业于财务电算化、医药、商业流通、法律领域曾服务于多个行业客户。具有丰富的商品流通业、信息技术、财务会计多行业实操经验。律师执业以来不但能利用之前的从业经验为商业诉讼案件提供帮助,而且充分发挥财务专业知识在多家行政机关的顾问法律服务及企业重整、股权收购等非诉法律服务中中显示出优势作用。

联系方式:1393454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