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悟 | 涉黄APP的涌现究竟与谁有关? 深入剖析各方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2024-08-12


一、相关事件



一款名为“东郊到家”的应用程序(App),凭借其“24小时提供上门按摩服务”的承诺,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该应用程序(App)通过展示一些极具吸引力的美女技师形象,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不过,这个看似常规的上门按摩服务提供App,却因其模糊的营销策略和经常受到质疑的涉黄服务内容,引起广泛公众讨论。比如,福建电视台《现场》节目揭露了一名上门技师在进行标准按摩服务时,主动推荐了需要额外付费的“特殊前列腺护理”服务。与此同时,另一家名为“爱尚往约”的应用程序(App)也涉嫌提供黄色服务,其技师直言不讳地表示“正规的按摩服务利润微薄”。这些报道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这些上门按摩服务的疑虑和担忧,鉴于对上门按摩服务平台质疑的声音持续攀升,社会各界普遍呼吁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更为严谨、全面的监管和调查措施,以有效保障社会秩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二、法律分析



这些涉黄App不仅违背了法律规定,还对社会的道德风尚和大众的福祉造成了负面影响。涉黄App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App的开发人员、运营团队、推广者以及监管者等等,通过对涉黄App的主体探讨,分析各方主体的违法行为及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1. App开发者和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也详细规定了对于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等现代通信工具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行为的法律界定和刑事责任追究。该解释的出台不仅界定了某些行为的非法性,还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基础来打击淫秽犯罪行为。在解释中,特别对“淫秽电子信息”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其包括直接的色情内容、淫秽描述、性暗示等信息的电子形式,这不仅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传统形式,也包括现代通信技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型淫秽电子信息。


因此,App的开发者和运营者必须对App内展示的所有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查,确保这些内容遵守法律法规,不包含任何违法或违背社会伦理的要素。如涉及暴力、色情、赌博等敏感内容,开发者和运营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止App中的不法信息传播,保障平台内容健康。一旦发现App中存在违法违规内容,相关开发者和运营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可能面临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罪名的指控。以“某柚”直播平台的案例为例,该平台的23名相关人员因涉及传播淫秽物品和诈骗,被法院依法判刑。这也提醒了所有App开发者和运营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2.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责任


作为应用程序(App)的发布和推广渠道,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肩负着对上架App进行严格审查和有效监督的关键任务,其核心目标是防止非法App的传播,确保用户从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中下载的App都是合规、安全、可靠的。因此,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必须依据严格的准则和程序,对提交上架的每一款App进行全面的审查,这涉及App的功能、内容、安全性和隐私政策等多个方面。


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20条:“……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对申请上架和更新的应用程序进行审核,发现应用程序名称、图标、简介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与注册主体真实身份信息不相符,业务类型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的,不得为其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加强对在架应用程序的日常管理,对含有违法和不良信息,下载量、评价指标等数据造假,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隐患,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的,不得为其提供服务。”


因此,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比如从平台中移除相关App、限制开发者账号发布新App等。此外,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还应持续监督已上架的App,确保它们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平台政策。对于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而言,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确保上架App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不仅是其业务发展的需求,也是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


3.监管部门责任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31条:“各级网信部门对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平台开展专项督查。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对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监管部门加强移动应用市场的监管,对违反法律规范的应用程序进行严厉地整治和查处。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已多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对那些存在违规行为的App实施了关闭和下架的处理。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求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上架的App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一旦发现移动应用程序含有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坚决打击,不容忍任何违法行为。


4.推广者责任


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若个人在明确知情的情况下,为牟利而推广含有黄色内容的App,其行为可能触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通过综合评估推广者的行为动机、推广的广度、所获利益及所产生的影响等,以确定行为人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5.用户责任


在浏览和使用各类应用程序时,用户通常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应用程序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已经明确界定了用户的权利与义务。但是,用户如果在应用程序上参与制作或散布色情、淫秽等违法内容,也可能触犯刑法,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综上所述,在应对App涉黄问题时,责任主体包括但不限于App的开发者、运营者、技术服务提供者以及监管机构等。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对于涉黄内容的App,相关责任人应持严厉的态度,确保违规内容能够被及时发现并予以清除,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以保障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打造一个清洁、健康、有益于公众的网络空间。


*本微信文章仅为交流目的

不代表华炬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


作者简介



 张飞虎  律师


201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某基层法院,民事庭工作四年,刑事庭工作六年,曾担任刑事庭副庭长。2021年7月入职华炬律师事务所,现任山西华炬(长治)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实战经验丰富,先后审理了各类民刑事案件500余件。理论知识扎实,先后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刑事犯罪辩护联系方式:

1883456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