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dian亮生活 |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2023-07-05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NO.142

法条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条解析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了离婚后子女的扶养的有关内容。


离婚的后果不是父母的亲权消灭,亲权的整体也不因离婚而改变,仍然是由父母双方共同享有,只是发生部分变更,没有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行使亲权受到一定限制。


双方离婚协议约定子女抚养权的,并不能消除法定的抚养义务。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其合法权益。


不满两周岁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哺乳的母亲抚养。哺乳期确定为两年。


下列情形应由父亲抚养:

1.母亲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母亲共同生活的。


2.母亲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如果父亲没有要求,就仍应由母亲抚养,因为抚养子女也是母亲的义务。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亲生活的。


4.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的子女随父亲生活,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也可以由父亲抚养。

案例分析


2019年,赵兰和钱磊(化名)登记结婚,之后两人在保定市定居工作。次年年底,赵兰诞下一女,女儿小雪出生后,钱磊母亲便搬来同住并帮忙照顾孩子。在三人同居期间,总会因一些生活琐事,导致夫妻、婆媳矛盾不断。由于夫妻俩在家庭矛盾中互不让步,2021年4月,两人开始分居生活,小雪随母亲赵兰生活。自两人分居后,对孩子的争夺也随之开启。2021年7月,丈夫趁着赵兰上班间隙将孩子抱走。据赵兰回忆,那天是母亲带着孩子在遛弯,丈夫一家突然从身后追上,说是要带孩子去买吃的,但一去就不复返。给丈夫打电话不接,婆婆也将自己微信拉黑,赵兰多方联系不上便报警,可警方称这是家庭纠纷,并未出警。正在哺乳期的女儿被强行断奶,令赵兰感到十分不安与担心,她之后又多次去丈夫家找孩子,却一无所获。2022年3月,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赵兰和钱磊系合法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两人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虽然赵兰提供了聊天截图、通话录音、报警记录等,但没有证据证实钱磊未抚养和保护好孩子。最后,赵兰的诉讼请求被一审法院驳回。赵兰不服一审判决,又诉至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5月20日,二审开庭,这次赵兰做足了准备,重新提供了证据。二审法院认为孩子被抱走时正在母乳喂养期,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看,钱磊及其母亲擅自将尚在母乳喂养的婚生女径行接走,并拒绝孩子送回母亲身边,直接导致孩子被迫中断母乳,令赵兰与女儿不得相见。钱磊及其母亲的行为并未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而是出于自己对情感需求的满足,以爱之名剥夺了孩子享有母爱的权利。二人行为违反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保障妇女权益以及平等行使监护权的原则。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应由母亲直接抚养。本案中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分居后子女抚养亦采取该原则。《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项: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最终,二审法院判决:赵兰和钱磊的孩子未满两周岁,以暂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宜。


实质上,此案涉及的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分居后子女抚养争议问题,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离婚后抚养权的归属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婚内监护权的行使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关于孩子抚养权的确定,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参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的规定,并以此为处理依据,判决未满两周岁的小雪暂由王洁直接抚养。本案作为国内确定婚内监护权的首个案例,让只有离婚才能获得抚养权,不再是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唯一方法。

相关链接


代理的类型

代理违法的民事责任

首次明确规定禁止性骚扰 

无权代理的规定

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

表见代理的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适用范围

代理的效力

代理人可以转委托

第三人代理吗?

职务代理的要求

供稿 | 白雁军  韩享佑


*本微信文章仅为交流目的

不代表华炬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